湖头李氏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578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李光地作诗戏秀才 [复制链接]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4-9 19:57:41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泉州一带曾经流传着一个《李光地作诗戏秀才》的民间故事。

  李光地(公元1642—1718年),福建安溪湖头乡人,清康熙九年进士,历官内阁学士,兵部右侍郎,直隶巡抚,吏部尚书,文渊阁大学士等职。以才学渊博、为官清正而远近闻名。有一回,告老后的李光地与几个赴考的秀才同乘一条船。途中,目空一切的秀才提出要跟李光地比比诗才,并建议以《船》为题做。李光地不假思索就答应了,很快就用闽南话把做好的诗高声吟诵了一遍,然后请这几个自以为是的秀才把它写下来。可这几个秀才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嘀咕了半天,就是不知道每句诗的开头两个字该怎么写,哪还有心思做诗?这首诗是这样的:

  “乞涸”(kit kok)木为舟,

  “柿夸”(ki kua)水中流。

  “院歪”(inh uainh)双划桨,

  “咝唰”(si sua)到泉州。

  李光地所作的这首方言诗,每句的开头都巧妙地用上一个联绵式象声词:

  “乞涸”(kit kok)为双声词,表示钉船的声音;“柿夸”(ki kua)也是双声词,表示水流的声音;“院歪”(inh uainh)是叠韵词,表示划桨摩擦发出的声音;“咝唰”(si sua)还是双声词,表示飞快的意思。这就难怪众秀才要目瞪口呆败下阵来了。

  今天,我们虽然可以勉强用汉字把这些词写出来,但人们很容易看出,这些字实际上都只是些音近借字,有的表音并不是很准确。这是象声词的第一个特点:不管是哪种语言中的象声词,在表音上一般都只是似像非像,因此,有人把象声词说成是“低瓜”的象声词或“臭脚”的象声词(均为蹩脚之意)。但是,“低瓜”归“低瓜”,“臭脚”归“臭脚”,在文学作品中,生动形象、能使人如闻其声、如临其境的象声词却没有其他词语可以替代。

  象声词的第二个特点是: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。同一种声音不同的民族语言或不同的方言,拟音往往不一样:如狗叫,英语拟作bark或yab,普通话拟作“汪汪”,闽南话却拟作“戆戆”(ggong ggong)。依你看,哪一种更像呢?——事实上,作这种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,因为,谁都会认为自己母语的拟音是最像的!

  象声词的第三个特点是:词义也会发生变化。例如,普通话中的“乒乓”本是个象声词,后来却演变为一般名词,表示乒乓球;上引李光地所作的方言诗中的“咝唰”(si sua)本义是形容细小的摩擦声,诗中却用来表示“一下子”、“飞快”的意思;“闹哨”(naoh saonh)本表示人讲话时发出的声音,又可以用来形容人罗哩罗嗦,也属于这种情况。

  下面是一首闽南方言歌谣,每个句子中也各含一个联绵式象声词,听完后,您能用汉字把它记录下来吗?

  天地“劈啪”(pih piak)有九州,

  日月“镊凹”(nih nah)过千秋。

  水流“柿夸”(ki kua)入大海,

  鸟虫“唧啾”(zih ziuh)逍遥游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湖头李氏

GMT+8, 2024-4-26 13:29 , Processed in 0.029628 second(s), 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